\( \newcommand{\ord}[1]{\mathcal{O}\left(#1\right)} \newcommand{\abs}[1]{\lvert #1 \rvert} \newcommand{\floor}[1]{\lfloor #1 \rfloor} \newcommand{\ceil}[1]{\lceil #1 \rceil} \newcommand{\opord}{\operatorname{\mathcal{O}}} \newcommand{\argmax}{\operatorname{arg\,max}} \newcommand{\str}[1]{\texttt{"#1"}} \)

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

[ Heavy-Light Decomposition ] 樹鏈剖分模板+LCA

在某些狀況下,我們希望對樹上a點到b點的路徑進行修改或查詢的動作,而且這些動作用一般的樹壓平RMQ或是離線處理無法完成的,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特殊的方法將樹拆成長鏈。
長鏈可以搭配良好的資料結構。只要找出樹上所有長鏈,每條長鏈套用線段樹、BIT、Sparse Table、BST、Heap,就能降低時間複雜度。

可以利用簡單的做法將dfs序切成許多長鏈:
  1. 首先先設定其中一點為根,算出每個子樹有多少節點
  2. 樹上每個節點各自連向最大的子樹,相連的部分會自然形成鏈
通常步驟二會進行一次dfs,每次朝著最大的子樹走,每個節點記錄其時間戳記及所在的鏈(通常是記鏈首),這樣就可以將樹壓平的結果切成許多鏈,使得樹鏈剖分同時可以做到樹壓平的操作。

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證明:
  • 假設節點數為V,由根往任意葉節點走,一旦遇到新鏈,新鏈的子樹必小於等於原鏈子樹,剩下的節點數量不到一半,所以沿途最多遇到 logV 條鏈。
因為一條路徑藉由 LCA 拆成兩段,沿途最多遇到 2*logV 條鏈,所以在任意兩點a,b間最多只需要進行2*logV次的區間操作,若是套線段樹之類的結構可以做到\(\ord{log^2V}\)
這些操作都可以在求LCA的過程中完成:

若樹鏈剖分的目的只是為了求LCA,build_link()及find_lca()有更好的做法:
這就只需進行一次DF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